文远楼
改造目标
2007年,而在经历了五十多年风雨后,由于年代久远,文远楼无论是老化的内部设施还是陈旧的空间规划,都不能够再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学校组建了专业的团队,运用了国际先进节能建筑设计方法,对文远楼进行了内部空间更新和生态节能改造,力争将文远楼这栋历史建筑打造成现代化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因为文远楼是历史保护建筑,因此“保护修缮”是改造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所谓“保护修缮”,即恢复文远楼原来建筑面貌,在不改变文远楼结构体系的情况下,对建筑内部进行生态节能的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建筑师一致在寻求历史与现代的平衡,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文院楼。
改造工程
为了实现改造的目的,学校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内保温系统、节能窗及LOW-E玻璃、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系统、LED节能灯具、屋顶花园、智能化控制、冷辐射吊顶与多元通风等多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学校还在文远楼内设立了全国首个照明演示中心。2012年,文远楼一楼又增设了几间体验屋(包括外围护结构节能实验室、开创性的建筑生态技术体验屋等),使文远楼成为了最新生态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展示平台。
经历了生态节能改造的文远楼,在保留了其多元建筑语言融合的风格和原有的结构体系的情况下,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再次成为同济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经过改造,文远楼不仅实现了节电、节水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节能目标,而且在室内照明、隔声、宜居程度方面均实现了飞越。例如,新的冷辐射吊顶技术和多元通风技术实现了室内温度的恒定不变,同时避免了传统空调系统“空调病”、高耗电的问题;LED照明系统使室内的灯光更加适合人生活工作的需求同时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用以代替传统的高能耗建筑时,文远楼成功的生态节能改造,也为我们寻找到了既有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良策,为历史建筑的节能改造、保护修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例。
改造平面
总体布局:三个部分,左右两翼为大型阶梯教室,中间部分为普通教室
屋顶花园:最小覆土无需维护的屋顶绿化系统,采用无土种植草皮技术绿化及中水,设置屋顶喷淋系统、考虑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测试控制,根据实时气象使用参数 进行温度的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完善的测试系统为后续发展提供实验基础。